分類
欄目
原文標題與鏈接: Biblical Theology and Corporate Worship
翻譯:王清彥
當我們以教會的形式聚會敬拜時,我們具體是在做什麼?在每週的聚會中,我們又如何知道我們應當做什麼?
福音派基督徒自然地轉向聖經尋求其中對這些問題引導,但是我們又要看聖經何處?舊約對敬拜的描述林林總總,關乎禱告、獻祭、唱詩、鈸等等。但是這些內容現今適用於新約的信徒聚會嗎?
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關於敬拜的聖經神學[1]。聖經神學是一個學科,能幫助我們在蔓延的聖經故事主線中探尋統一性與多樣性,連續性與不連續性。
在本文中,我將極其簡要地爲大家勾勒出一個關於集體敬拜的聖經神學。本文分四步:(1) 舊約中的集體敬拜;(2) 在基督裡得以完全;(3) 新約中的集體敬拜;(4) 讀整本聖經認識集體敬拜。
1. 舊約中的集體敬拜
自神的子民墮落後被放逐(創3),神一直作工要將他們召回[2]。故而,當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奴役時,神就救出他們,不只是爲要救他們脫離壓迫,而是爲要讓他們來到他的面前敬拜他(出3:12, 18)。神從埃及領出他的子民,並帶他們到他自己的聖所(出15:13, 17)。
聖所在何處?起初,會幕即聖所,就在這精心設立的會幕中祭司爲百姓的罪孽和不潔獻祭。我們可以在出埃及記29:44-46中讀到,
我要使會幕和壇成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爲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
出埃及的目的是神要住在他的百姓中間,並且是藉助聖所(會幕)和使用爲此目的指任的人(祭司)。
當神將以色列人帶出埃及時,神將他們當作他的子民帶到自己的身邊。並且他與以色列人確立這個新的關係的方式是與他們立約,這個約常被稱爲「摩西之約」。在出埃及記19章,神提醒百姓他已經救他們脫離埃及,並且應許說他們若遵守他的約,他們便爲神所寶貴的(出19:1-6)。
在出埃及記24章,神與百姓確認了這個約,並且用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中的律法釐清此約的條款。所有這些細節詳細說明,在神與他們同立的這個明確的約中,神的百姓當如何與神同住並且彼此同住。
所以,利未記中所描述的詳細的祭祀和潔淨之禮,是修復約的關係中背約的一種方法。崇拜維持著聖約。
一年幾次,所有以色列人受命在神的會幕與他相會,守逾越節、五旬節等節期(利23)。除了這些節期,祭司們要定期獻祭,並且每個以色列人,只有當他們需要爲罪孽或不潔獻特定的祭物時,才來到會幕(及後來的聖殿)。
換言之,對於以色列人,集體敬拜是一種特殊的、每年幾次的敬拜。敬拜,解之爲對神的專一的崇拜,是彼時以色列人被呼召不分晝夜要做的事(申6:13-15)。但在與神親近的意義上,敬拜只限於特定的人、特定的地方和特定的時候。誠然神住在他的百姓中,但是那個臨在只限於會幕,並由祭司看守。
2. 在基督裡得以完全
聖經故事線中的轉折點是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神的全部應許在他裡面得以完全(林後1:20)。所有的舊約預表—關於祭司、聖殿以及王權,出埃及記中的事件,被虜和歸回—都在主裡得以完全。所以,要理解整本聖經中的敬拜神學,我們必須明白基督如何成全和轉變摩西之約中的敬拜。
會幕,以及隨後的聖殿,是神彰顯他自己在百姓中間的臨在;耶穌應驗並因此代替了這些舊約的結構。約翰告訴我們道成了肉身—字面意思就是—住在我們中間(約1:14)。耶穌應許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2:19)。換言之,耶穌的身體成爲這殿,是神與他的百姓相會、彰顯他的臨在並且處理百姓的罪的地方(約2:21-22)。這就是爲何耶穌能夠說一個時刻正在來臨,那時真正的敬拜者將不再需要在耶路撒冷敬拜神,而是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1-24)。
耶穌成全和代替了地上的耶路撒冷聖殿。現今他已經成爲敬拜者敬拜神的「地方」。[3]
耶穌也成全和代替了與摩西之約相系的整個祭祀體系,並它的會幕和聖殿。希伯來書告訴我們,祭司們必須每日獻祭,與之不同,耶穌已經贖了人的罪,並且「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來7:27)。耶穌一次將自己獻上,不只是像舊約獻祭一樣潔淨了身體,也潔淨了我們的良心,從內心更新了我們(來9:13-14)。因爲耶穌已經用一次的獻上使他的百姓得以完全,不再需要獻祭公牛和山羊,也不再有這樣獻祭的地方(來10:1-4, 10, 11-18)。
耶穌成全和代替了利未人的獻祭。他自己的血使我們得永贖(來9:12)。
我還可以繼續這樣論證,但重點是耶穌的救贖之工,在神與他的子民建立關係的方式上,帶來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耶穌所立的新約廢棄了前約—即神在西奈山上通過摩西所立的約(來8:6-7, 13)。如今,神百姓的罪藉著信耶穌一次的獻上得以寬恕。如今,神的百姓藉著在基督裡的信和聖靈內住經歷他充滿恩典的同在。如今,神的所有百姓可以親近神(來4:16, 10:19-22),而不再是只有少數的大祭司可以如此。
3. 新約中的集體敬拜
對於新約時代的集體敬拜,所有這些意味著什麼?首先我們要注意到的是,舊約中關於敬拜的規定曾適用於信徒的整個生命。在羅馬書12:1中,保羅寫到:「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如今,我們不再獻動物作祭物,而是獻上我們自己。基督徒的整個生命便是向神所獻的祭。
或者認真思考希伯來書13:15:「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爲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以頌讚作我們的獻祭,並且是常常地獻上—而不只是主日上午的一個鐘頭。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包括讚美詩,但不限於此:大膽地公開承認福音,對他人講真理和愛的言語,將我們說出的每個字放在基督的統治之下。
這意味著「敬拜」不是我們在主日教會中所做的大部分的事。相反,敬拜應當充滿我們整個生命。對於基督徒,敬拜不只限於宗教性的時間和地點,因爲我們因著信與基督聯合,基督就是神的殿,並且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使我們既按著個體又一起成爲神的殿(林前3:16-17, 6:19;參弗2:22)。
那麼,新約中集體敬拜的特徵又是什麼?宣讀和宣講聖經(提前4:13);同唱詩章、頌詞、靈歌(弗5:18-19;西3:16);禱告(提前2:1-2,8);行洗禮和聖餐禮(太28:19,林前11:17-34);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25)。
新約中集體敬拜的顯著的事情之一,就是持續專注於造就整個身體。保羅寫道,「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3:16)。當我們歌頌主時,我們就在彼此教導,互相勸戒。當我們稱頌主時,我們就在彼此建立。保羅甚至說聚會的時候「凡事」都當建立基督裡的身體(林前14:26)。
教會每週聚會的獨特之處並不在於說我們敬拜的時候到了,而是在於說我們通過一起敬拜神來彼此建立的時候到了。
因爲基督所立的新約,新約時代的集體敬拜與舊約時代的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構。彼時每年幾次,如今集體敬拜卻是每週的。彼時聚於耶路撒冷的聖殿,如今信徒卻聚集在他們居住所在的地方教會。彼時神的臨在僅限於至聖所並由祭司看守,如今神藉著聖靈住在他所有的百姓中間,並且百姓無論在哪裡聚會,基督就在他們中間(太18:20)。彼時是預備一系列精心的祭祀和奉獻,如今基督徒聚在一起聆聽神的道,宣講神的道,禱告神的道,歌唱神的道,並在律例和典章中看見神的道。所有這些都爲了在愛中建立基督的身體,使我們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1-16)。
4. 讀整本聖經認識集體敬拜
我們如何看聖經教導我們在集體敬拜中要做什麼?
首先,我想重要的是承認聖經事實上的確教導了我們在教會的定期聚會中應如何行事。請記住,既然我們的整個生命就是敬拜,那麼教會每週的聚會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就佔有一個特殊的位置。所有的基督徒都被要求在教會中聚會(來10:24-25);去教會對於基督徒不是一個可選項。也就是說,實際上教會在敬拜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求其成員做的。並且保羅敦促說,基督徒不應允許任何從人意的規條或敬拜習俗強加在他們的良心上(西2:16-23)。
我會說,這些符合聖經的原則加起來就是歷史上曾被稱爲敬拜「的限定性原則」 [4]。也就是,在他們的集體敬拜中,教會必須僅執行那些聖經中明確規定的做法,不管是藉著清晰的命令或者規範性的實例。除此之外,做任何事都會危及基督徒的自由。所以教會應當查考聖經來教導我們如何一起敬拜,並且教會應當僅執行那些聖經告訴我們要做的。
但這也提出了問題,聖經具體教導我們做什麼?問得更明確些,我們如何判斷哪些關於敬拜的聖經內容是規範性的和有約束力的?要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可能要用一本書的篇幅;這裡我將給出最簡略的概要。
辨識聖經中關於敬拜的教導需要一些技巧,因爲聖經中任何篇章都未向我們呈現一個完整的、公認的規範性「敬拜程序」。但是新約中有一些命令,是明明白白對所有的教會有約束力的。如以弗所和歌羅西的教會都被吩咐唱詩(弗5:18-19,西3:16),哥林多教會被提及唱詩(林前14:26),這暗示所有的教會都應當唱詩。又如保羅吩咐提摩太宣讀和宣講聖經,可見於一封旨在教導提摩太教會如何行事的書信(提前3:15, 4:13),這暗示宣讀和宣講聖經是神的旨意,不只是針對一個教會,而是針對每個教會。
另一方面,有一些命令,諸如「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羅馬書16:16),似乎在表述一個普遍的原則(「在基督徒的愛中彼此接納」),但其形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文化。
更進一步,某些語境中的命令可能具有更廣的約束範圍,像保羅告誡哥林多人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留錢出來。這是一項對耶路撒冷聖徒的特定奉獻,但是所有的教會都被吩咐在金錢上供給他們的教師(加6:6),所以奉獻在集體敬拜中可能也佔一席之地。
至此,我們只是探求於新約,舊約中又是怎樣的?總而言之,舊約中充滿了敬拜的命令:
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
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絃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
用大響的鈸讚美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詩150:3-5)
這是不是意味著,爲了符合聖經要求,我們的教會敬拜中需要包括角、瑟、琴、鼓、跳舞、絲線的樂器、簫和鈸?我建議不要。
請記住,詩篇是摩西之約下的敬拜表現,而一些新約作者稱摩西之約爲「前約」(來8:7),並且如今耶利米書31章中所應許的新約已經來到,舊約就被廢去。我們不再在摩西律法之下(羅7:1-6;加3:23-26)。因此,與摩西時代相系的敬拜形式對我們不再有約束力。事奉聖殿的祭司中,有些專於敬拜音樂的(代上9:33),事實上,他們演奏的正是我們在詩篇150篇讀到名字的樂器(代下5:12, 13, 9:11)。因此,詩篇150篇並不是爲基督徒敬拜提供樣板;相反,只是一種特定的、與聖殿和利未祭司職任相關的舊約敬拜形式。
這本身不能解決什麼樣的樂器伴奏才適合教會會眾唱詩的問題。但這的確意味著說,簡單地訴諸於舊約先例是不合理的,就像援引舊約先例並不能使動物祭牲合法一樣。許多基督教傳統因爲缺少關於敬拜的聖經神學而沒落於此,這些傳統選擇性地引證舊約先例,彷彿利未祭司職分和聖殿敬拜的某些特徵進入了新約時代。
當然,舊約許多處告訴了我們敬拜的方式。詩篇教導我們敬拜要懷著尊崇和敬畏,喜悅和驚歎,感恩和快樂。但是舊約並沒有規定新約教會的敬拜元素和形式。
從這種意義上看,聖經新約爲神的新約子民提供一個新的章程,就像舊約作舊約時代神的子民的章程一樣。神有一個救贖的計劃,也有一群他所拯救的百姓,但是在基督降臨並建立新約以後,神的百姓與他聯合的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需要運用所有聖經神學的工具—將兩約放在一起,追尋預表和實體之間的聯繫,觀察應許和成全,勾畫出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從而得出一個集體敬拜神學。作爲基督的新約子民,有應許的聖靈內住,我們按照神親自在聖經中規定的方式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
[1] 此處深深影響我思路的關於敬拜的聖經神學,見David Peterson著,《與神相交:關於敬拜的聖經神學》(唐納斯格羅夫:校園團契出版社,1992)。
[2] 對於使用以神召聚他的百姓爲主鏡頭的主題的聖經故事情節的基本介紹,見Christopher Ash著,《重建一個破碎的世界:以新眼光看聖經故事》(米爾頓凱恩斯,英國:Authentic出版社,2010)。
[3] 更多關於整部教規中聖殿的軌跡,見G. K. Beale著《聖殿和教會使命:關於神的居所的聖經神學》,聖經神學中的新研究17(唐納斯格羅夫,伊利諾伊州:校園團契出版社,2004)。
[4] 對於限定性原則的簡要辯護,見Jonathan Leeman,「Regulative Like Jazz,」 (像爵士樂一樣規範),以及《頌讚神:對改革中的敬拜的願景》前三章,Philip Graham Ryken, Derek W. H. Thomas, 和 J. Ligon Duncan編, 第三卷(菲利普斯堡,新澤西:長老會和改革宗出版社,2003)。
許可聲明:你可以各種形式使用、複製與分發本文,但不允許修改文中內容(更正翻譯錯誤除外),不允許收取超過複製成本的費用,並且分發不得超過1000個拷貝。如果要在網絡或郵件中轉貼,請務必保留原文與譯文鏈接。任何例外需徵求九標誌中文事工的許可。
請在分發時保留本許可聲明。9Marks網址:cn.9marks.org,電子郵件地址:chinese@9mark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