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中國的教會:在脅迫中健康成長

對許多中國的教會來說,「健康教會」這一概念是一種奢侈。然而近年來,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教會不僅在追求生存,而且也在追求健康。

* * * * *

作爲一名在中國的牧師,經常有人問我的國家、城市或地區有多少間教會。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爲教會大多是「隱藏」的。例如,我在一個只有兩棟樓的小區裡住了近五年,但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我隔壁樓裡有一間教會。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爲有個主日我去教會時,碰巧遇到了他們的客座講員,而我認識他。家庭教會會盡力隱藏自己,以免惹來從政府來的麻煩。

雖然教會的總數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對中國教會進行分類。請注意,並不是所有教會都完全符合這個模式,但它有助於我們瞭解中國教會的生態。

傳統家庭教會繼續發展

第一類是傳統的「家庭教會」(house church)模式。這些教會規模較小(10-30 人),沒有正式的成員制,沒有全職牧師,許多教會聚會時不講道,而僅僅是唱幾首歌和查經。由於缺乏教牧資源,他們在家中聚會,彼此團契,或者共同研讀聖經,或者觀看講道視頻。

這種模式背後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爲了安全的緣故故意這樣安排他們的教會;有些人這樣做是因爲這是他們所經歷過的唯一模式,或者是因爲他們缺乏做更多事情的資源。

在帶領和關係中成長

第二類教會比第一類教會更加正式。許多城市和郊區都有這類教會。它們一般規模較大——事實上,其中有些規模相當大!它們或者在每個聚會點都有全職牧師,或者有一個教牧團隊共同帶領多個聚會點。

這些「第二類」教會之間通過保持非正式關係彼此聯繫,形成一種「迷你宗派」(mini-denomination)。教會外的事工往往對這些教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意味著合一是這類教會的主旋律,不幸的是,教義上的分歧往往淹沒在追求合一的聲浪中。

教義嚴謹性不斷增強的教會

第三類教會主要是指那些受到改革宗神學影響的教會,尤其是在教會論方面。他們可能不用任何宗派的名字來標榜自己,但他們正在學習建立自己的教牧架構、培養自己的領袖、建立有意義的成員制。這一類教會的數量明顯少於第一類和第二類,但仍在不斷增長。

我所說的這種三類模式是動態的。一些教會從第一類進入第二或第三類。第三類中的一些教會則退回到第二類,而第一類中的許多教會根本不稱自己爲「教會」以保持低調,減少關注。

但所有這些教會都無一例外地相信聖經,並堅定地堅持政教分離。因此,他們拒絕加入由政府所支持卻違背聖經的「教會」——「三自愛國運動」(Three-Self Patriotic Movement)。我們中許多人擔心,由於這一立場,新的《宗教事務條例》可能會將第二類和第三類教會推回第一類。時間會揭曉答案。

基督徒人數增長緩慢

對中國的許多教會來說,教會健康是一種奢侈。就像饑荒中的人們願意吃任何看起來可以吃的東西——無論食物是否有足夠的營養一樣,中國教會也渴望獲得任何能夠得到的屬靈滋養。

第一類教會尤其處於屬靈和神學饑荒之中。他們沒有解經式講道,因爲他們不認識受過良好訓練的牧師,無法聽到他們的講道。他們沒有教會成員制,因爲正式的名單會給成員帶去危險。他們沒有符合聖經的教會帶領,因爲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帶領教會。事實上,許多這樣的教會都是被推上帶領職位的人在「毫無計劃」的情況下建立的。我聽到不止一位教會帶領者告訴我,他們甚至不想成爲教會領袖。儘管有這些困難,但這些教會確實在傳福音,雖然他們也在呼求神給他們差派更多——或更好的——領袖。

好消息是,近年來追求教會健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第二類和第三類教會中,人們越來越渴望聽到整本聖經的傳講。不僅如此,許多中國牧師和教會領袖都渴望按照聖經建立教會成員制和教會帶領模式。以我所在的城市爲例:五年前,教會成員制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因爲許多教會領袖都認爲這是「世俗」的做法。但現在,許多人都在問如何忠心地實施它。

請爲我們禱告。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Churches in China: Growing Healthier Under Threat.

作者: Joshua Fang
2024-06-01
教會
中國
健康
1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