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歸信中的群體因素

如果你所持有歸信的教義中缺少了群體因素,那麼你就在整全的教義裡遺漏了重要部分。悔改歸主並不僅僅只是個人的決定,聖約帶來的是子民而不是個人。

縱向關係必然帶來橫向的連結

這並不是說在悔改歸主中我們應該把群體關係放在第一位。有人可能會想到湯姆·賴特(N.T.Wright)關於稱義的著名論調:「(稱義)更多的是關乎教會論而非救恩論,更多的是關乎教會而非關乎救恩。」(《保羅到底說了什麼》英文版 119 頁)。然而道格拉斯·穆(Douglas Moo)反對賴特的這句話,因爲「(賴特)將新約聖經的焦點當作了背景,而把背景當作了焦點。」(見卡森的評論文章"'Faith' and 'Faithfulness'")。

在每個有罪之人與神和好之前,人與人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和好。橫向的關係總是跟隨著縱向的關係。教會論總是跟隨著救贖論的。這也就是說,不能把群體因素放在第一位,那會導致什麼都沒有。

但是群體因素是救恩的必然結果。事實上,群體因素必須始終包含在歸信的教義之中。我們連於基督,眾人在基督裡合一,不僅是歸信的意義,而屬於歸信本身。神子民之間彼此和好和人神和好之間雖然有區別,但兩者又密不可分。

很多時候,我們迷失在對悔改歸主的過程的神學探討之中,因爲當我們討論救恩的教義時,我們總是停留在神的主權與人的責任之間的關係,或悔改與信心的必要性上。但是一個完備的對於歸信的理解應該同樣包含我們要離開哪裡,去往哪裡的信息。歸信包括了出死入生,脫離黑暗進入光明。同樣包括了從利己主義到從屬於群體,從迷途羔羊到歸回羊群,從孤立的個體到成爲身體上的肢體。

我們來看彼得的平行論證: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彼前 2:10)

蒙憐恤(縱向和解)與成爲子民(橫向和解)是同時發生的。神通過憐恤我們,赦免我們的罪,這產生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我們被歸入祂的子民之中。

聖約的群體性本質

事實上,歸信的群體因素可以通過觀察聖經中聖約的結構得到印證。舊約中所有的聖約在亞伯拉罕的「那個」後裔身上得到了實現。耶穌就是新以色列。通過新約與基督聯合的所有人,成爲屬神的以色列民,也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們。(加 3:29,6:16)

換句話說,聖約元首的意思就是帶領聖約之民(羅 5:12)歸入新約,就意味著歸入約的子民。

毫無疑問,舊約聖經中所應許的新約是對一個群體做出的承諾:「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爲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 31:34)。新約應許了赦免(縱向),同時也應許了一個聖約之民的群體(橫向)。

《以弗所書》二章中的縱向與橫向

整個故事在《以弗所書》二章中被完美的展現出來。第 1 節到第 10 節解釋了赦罪之恩,我們縱向與神的聯合基於「你們得救是本乎恩」。第 11 節到 20 節,展示了橫向的畫面:「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爲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14 節)

請注意,第 14 節的時態是過去式。基督已經把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爲一了。在這裡用的並不是祈使句。保羅並不是要求他的讀者去追求合一,而是用陳述語句告訴他們。因著神已經做成的事,才有了現在我們這一群人;神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人與神縱向和好的同時,就已經成就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一。(請觀察陳述句與祈使句的關係,參考《以弗所書》4:1-6)

通過基督的新約帶出的果效是團體性的合一,這是歸信的必然標誌。歸信就是成爲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的新身份包括了教會的元素。基督已經讓我們成爲教會的一員了。

下面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當父母去孤兒院領養一個男孩成爲他們的兒子,他們把孩子領回家,與其他的弟兄姐妹一起坐在餐桌旁。成爲兒子和成爲兄弟是兩碼事。兒子的身份在先。但是兄弟的身份必須隨之而來。

這就是說,歸信讓你進入了神的家。

個人應用:加入一個教會

對於我們生活的應用是什麼?很簡單:加入一個教會!

你已經被稱爲義,所以應該行義。你已經成爲肢體的一員了,所以加入一個實體吧。你已經被選召了,所以加入一個被選召的基督徒團體吧!

團體的應用:讓進程正確

這對於教會來說有什麼意義?這意味著把上述關於歸信的方方面面納入到教義之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同時強調神的救贖和人的責任;悔改與信心。這兩方面的不平衡會帶來教會的不平衡,隨之而來的是一片混亂。教義如果是一個鍋,那麼教會就是鍋中熬出的湯。你在教義的鍋中裝入怎樣的調料,就熬出怎樣的湯(教會)來了。

如果你在歸信的教義上忽略了神的救贖,你的講道或佈道很有可能會變得咄咄逼人或取悅受眾。你的領導取向會變得實用主義。你可能會因爲滿滿的日程而讓自己和會眾疲於奔命。教會的成員們會論資排輩或利益導向(好像一個鄉村俱樂部)。你所希望施行的責任和紀律會歸於無有。你會難以持守聖潔。情況甚至會更糟糕。

如果你在歸信的教義上忽略了人的責任,你可能會浪費你的恩賜,以及教會會眾的恩賜。你可能會對佈道和講道準備沾沾自喜。你可能不會對那些受傷軟弱的會眾表示關愛和憐憫。你可能會對人尖酸刻薄或漠不關心。你很難有一個健康的禱告生活,並且會喪失本該有的祝福。你會失去愛心。情況甚至會更糟糕。

如果你在歸信的教義上忽略了悔改的概念,你會太快保證別人已經得救,但是遲遲不告訴他們跟隨基督的代價。你會容忍教會的世俗化和分裂,而你所在教會的成員也會如此,因爲他們止步於膚淺的信仰狀況。名義主義會流行起來,因爲恩典變得廉價。總之,教會會樂於歌頌基督是拯救者,但是甚少提及基督是主。教會與世界沒什麼區別了。

如果你在歸信的教義上忽略了信心的概念,你的教會會充滿著焦慮,自以爲義,取悅人的律法主義。教會中越是自律的成員,越容易自以爲是,而自律能力差的成員,會隱藏他們的罪,並且漸漸變得自責或責備他人。教會變得越來越不透明;假冒僞善。慕道友們或信徒在教會裡感覺不到溫暖和真實恩典帶來的憐憫。律法和文化的優先次序混亂。教會會歌頌基督作王齊步前行,但是甚少提及爲人被宰殺的羔羊。

當然,我只是寬泛地指出問題而已。這些情況不會即刻表現出來。但所有這些例子所涉及到的內容都與歸信與教會之間的聯繫有關。如果歸信包含了所有群體的因素,或者具體一些,如果個人的歸信帶來了群體的合一,那麼你在歸信的教義上強調的其他信息會對你的教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你想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麼?那麼就認認真真專注于歸信的教義,全面地教導你的會眾。不僅如此,確定你教會所有的架構,事工都聯接於這個多角度且強有力的教義之上。


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The Corporate Component of Conversion.

作者: Jonathan Leeman
2014-11-27
教會
悔改
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