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我通常不喜歡「不要如何」的文章。它們聽起來好像是一些傲慢的百事通在告訴大家他們犯的所有錯誤。我的目的不是要讓你沉浸在對過往講道的後悔情緒中,也不是要讓你在扮演精英主義者的過程中獲得某種病態的快樂。我當然不是想讓你和你所愛的詩篇之間心生嫌隙。
我在這裡有一個主旨,我想用一系列的方式來具體說明。這個主旨是:不要孤立地傳講《詩篇》。
講道人讀詩篇時,常常不顧詩篇的各種背景。但我們不應該把詩篇中的個別語句與整首詩的文學結構隔離開來,不應該把個別詩篇與整卷詩篇的上下文隔離開來,也不應該把詩篇作爲一個整體與舊約或新約的其他部分隔離開來。因此,這裡列出了一個 "不要 "的清單,這些清單都與不要把詩篇從作者所要表達的上下文中孤立出來有關。
我想說明的是:我認爲個別的詩篇作者希望在整首詩的上下文中讀到這些短語和句子,而我認爲把整本詩篇放在一起的人是有目的地這樣做的,並希望讀者以特定的順序來解釋詩篇。詩篇的這種排列方式與舊約其他部分的模式和應許有關,那些排列詩篇的人意在激發我們的希望和期待,而我們發現新約也聲稱實現了這些盼望和期待。
詩篇作者都是詩人,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如果你想看到作者所要表達的美妙話語,你就必須在銀網子中思想。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理解詩篇中的某一行,你就必須理解你所讀的那篇詩篇的文學結構。
以詩篇12:6爲例,它讚美了神話語的純淨。這句話在詩篇12篇的上下文中是怎樣的呢?通常情況下,詩篇的結構是交叉平行的,所以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話是相互對應和闡釋的,第二句和倒數第二句,第三句和倒數第三句也是如此(以此類推)。在這種結構中,關鍵語句位於中間。通常,這些中心語句會追溯到開頭,並預示著結尾。思想一下這如何體現在詩篇12篇中。詩篇的交叉結構是這樣的。
12:1, 虔誠人斷絕
12:2–4, 惡人誇大的舌頭
12:5, 耶和華應許要爲困苦窮乏人伸冤
12:6–7, 耶和華的純淨言語
12:8, 惡人的升高
第一節講到敬虔和忠心的人如何受到威脅,最後一節講到惡人如何到處遊行。在2-4節中,我們發現關於說謊之人與他們的諂媚和自誇的陳述,與12:6-7中對神純淨話語的高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詩篇12篇的中心(5節),耶和華宣告他將救出第一節所談到的瀕臨斷絕的虔誠人,並對第8節到處遊行的惡人發表講話。接著,第6-7節不僅頌揚神純淨的話語,並且與第2-4節惡人的謊言和自誇形成對比,也承認相信神會遵守他在第5節所做的應許。
在你的講道中,不要錯過詩篇作者所構建的文學結構,其中充滿美感、傳達意義。
我在這裡的勸告不單單涉及到從一首詩篇到另一首詩篇的傳講(關於這一點請參考我對詩篇42-48篇的講道)。除了相鄰詩篇之間的這類聯繫外,遠處的詩篇之間也有更廣的聯繫。注意到這些聯繫,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篇中一些比較困難的語句。
比如,詩篇137:9就很震撼。「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爲有福!」這裡的「摔」字和詩篇2:9中使用的是同一個希伯來動詞:「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這個詞語的關聯讓我們看到,詩篇137篇祝福的是主在詩篇2篇中所提到的大衛的子孫,將來的君王。此外,詩篇2:10對叛逆的王給予嚴厲的警告,催促他們要有智慧,順服主所膏的王,以免 "在道中滅亡"(2:10-12)。我敢說詩篇137:9形像地憐憫地警告那些拒絕悔改的惡人,如果他們拒絕聽從詩篇2的告誡,「以嘴親子」和 「投靠他」(2:12),他們和他們的子孫結局將會如何。
在非常現實的意義上,詩篇中每一行的背景不僅是整篇詩篇,而且是整卷詩篇。
這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話。理解詩篇最重要的背景是更早出現的經文。請看詩篇29篇。大衛首先呼籲 「神的眾子」將榮耀歸於耶和華(29:1-2)。然後他讚美耶和華聲音的能力(29:3-9),然後說到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爲王(29:10-11)。
我們還能在哪裡看到同樣的畫面?回顧創世記6-9章。詩篇29:10中坐在洪水之上的主,就是詩篇2:1-4中坐在天上的主,嗤笑那些陰謀推翻他和他受膏者的人。
詩篇不僅指向更早的經文,如大衛在詩篇72:17中祈求亞伯拉罕的祝福(創12:1-3)將應驗在神應許從他後裔中興起的王身上(撒下7:14)(參創12:3;撒下7:9),而且還指向後來的經文。例如,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大衛在詩篇72:8中祈禱,希望從他後裔而出的王「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參創1:28)。被擄歸回後,約在公元前520年,撒迦利亞預言說,當王謙謙和和地騎著驢(亞9:9),那王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亞9:10)。撒迦利亞在預言大衛君王時,引用了詩篇72篇。
新約聖經的作者們以預表的方式解讀詩篇,他們認識到救贖歷史中的模式,這些模式最終在耶穌身上得到了應驗。例如,大衛真的是被一個他所信任的密友出賣了,這個人吃了他的餅,後來又抬起腳跟反對大衛(詩41:9)。大衛可能指的是像亞希多弗這樣的人,他是大衛自己的謀士,但他卻加入了押沙龍的叛亂,企圖推翻大衛(見撒下15-17)。所以在詩篇41篇中,大衛描述了自己的經歷。但他也看到了他的經歷與早期人物如約瑟和摩西的經歷之間的對應關係,他們也被自己的親屬,甚至是與他們最親近的人(約瑟的兄弟,創37;米利暗和亞倫,民12)所拒絕和反對。如果說大衛期待在約瑟、摩西、大衛身上反覆出現的模式,會在神應許從他後裔中所興起的王的經歷中得到應驗,這是過分解讀嗎?
在通讀了整部詩篇的基礎上來檢驗這一假設,我認爲,這正是大衛在詩篇中所做的事情:他在描述自己的經歷,但他明白自己的經歷是以前在聖經中看到的事件模式的再現,他期待這一模式能在神應許給他的後裔中得以應驗(例如,見詩18:50)。
所以,在約翰福音第13章,耶穌警告門徒,說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他,並說:「現在要應驗經上的話,說:『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約13:18,引用詩41:9)。大衛在詩篇41:9中沒有預言未來;他是在描述他自己的經歷。而耶穌在約翰福音13:18中並不是說實現了對未來的預言,而是實現了一種預表的模式。像大衛一樣,耶穌明白約瑟、摩西和大衛之間的預表關係,耶穌知道他們所預示的,會在他身上得到應驗。而我認爲,這完全符合大衛在詩篇41篇中所要傳達的意思。
不要孤立地傳講詩篇--脫離其直接或廣泛的背景。願神通過你的口祝福他的話語,願詩篇中的情感成爲神子民的心跳。
譯:CCL;校:CCL。原文刊載於九標誌網站: How (Not) to Preach the Psa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