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個年輕牧師計劃推動教會的改革,那麼會眾對他的信任至關重要,這是因爲:
 	
- 教會的牧師是群羊的牧者(彼前 5:1-2)。會眾的責任是跟隨牧者;牧者的職責是以這樣的方式帶領會眾:使他們知道牧者愛他們、甘願爲他們的益處犧牲自己(正如那位良善的牧人爲羊捨命),從而樂意跟隨他。
 	
- 地方教會全體最終「擁有」教會的事工。他們最終要爲教會的教導和在共同體中的聲譽向神交帳(參見林前 5;加 1)。因此,牧師若進入教會便開始發號施令,既是對教會最終權柄的漠視,也是對主所賜信任的濫用。他的目標應是激勵會眾追求聖潔、順服神,而非以強硬的方式使他們順服。
 	
- 改革往往伴隨陣痛。珍視的傳統與根深蒂固的習慣難以改變。要使會眾甘願爲牧者承受痛苦或犧牲,他們必須信任這位領路人。
 	
- 會眾需要確信牧者將長期委身於他們。若缺乏這種確信,他們便會覺得自己只是牧者推進個人議程的踏腳石,而非上帝羊群中珍貴的成員,也不是上帝國度裡的同工。
編者注:本文部分內容改編自羅伯特·諾里斯(Robert Norris)的文章「牧養與信任」(「Shepherding and Trust」)。
譯:DeepL/STH;校:JFX。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As a young pastor thinks about initiating change, why is trust such an important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