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我今年35歲。我家的無線網絡最多時連接著四臺筆記本電腦,我隨身攜帶智能手機,平時使用推特(Twitter), 臉書(Facebook),谷歌郵件(Gmail),自己拍攝高清家庭電影,我在X-Box Halo的遊戲等級是31級,且我是最早擁有Wii的買家,我還擁有Second Life帳號,闡述上述種種是爲了表明我是一個可以多方面控制協調的技術好手,所以我對多堂點教會運動的恐懼不是技術上的,而是原則性的。
我並不想懷疑他人的動機。我由衷地相信多堂點教會運動的初衷是想讓更多人接觸到福音。這個初衷是好的,但方法可能並不奏效。我們知道講台上帶有操縱性的呼召與情緒性的決定很少產生成熟的基督徒,而且我擔心多堂點中的廣大人群無法組成健康的聚會。
請允許我爲你介紹一些關於多堂點教會運動的隱患。隱患之一就是放棄教會全體會眾作爲一個整體聚集崇拜。希臘單詞ecclesia通常被譯爲「教會」,即「聚集」。「一個教會多個堂點」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種教會模式,但這種觀念會使人落入自相矛盾的陷阱。一個都不能聚集在一起的「教會」,弟兄姐妹是無法彼此認識、彼此相愛、彼此負擔對方的重擔,但這些對於單個聚集的教會就不是問題。
多堂點的教會模式也會形成小範圍的教區,主任牧師就好比一位「虛擬」的主教,最初建立教會的堂點就作爲總部,其他堂點就作爲附屬機構。這種多堂點教會治理的模式會對單堂點教會在自治自理方面帶來破壞性影響,涉及音樂敬拜的方式、敬拜的環境氛圍,甚至包括講道講章。
這種多堂點治理的方法同樣也否定了基於聖經的會眾制教會治理模式,因爲全部都由總部設立預算,僱傭同工,並且界定教會成員。
從不同程度的對罪的定義來看,多堂點聚會的教會模式其實是在鼓勵消費主義的興起。設想最好的狀況,屏幕上播放的是一位極具恩賜演講者的講道。大部分的堂點擁有自己的牧師,且這些牧師們都具備神學素養,不然他們不會被聘請爲堂點牧師,他們必須有教導的恩賜,不然他們就不符合提摩太前書3:2中所述的基於聖經的監督資格,然而,他們的交流溝通也許並不十分有效,或者不如視頻中的演講者般吸引人。當極具感染力的演講者道出重點時,那些有洞察力的聽眾還是會從中得到有益的信息。
最糟糕的狀況,北岸教會提供多堂點模式並且是以相同的講章在相同的場所。給予的選項包括「北岸現場」的真人演講,提供星巴克咖啡和西點的「視頻咖啡館」,重低音炮的「前衛」,以蘭草音樂敬拜的「鄉村福音」,以原聲樂器敬拜,結合軍事焦點的「前線」,以及混合著傳統聖詩及老歌的「傳統」。一個家庭可能開著一輛車來,卻在聚會時彼此打不上照面,直到他們乘同一輛車回家。
我擔心對敬拜的風格及聚會氛圍的偏好與迎合會創造出宗教產品承包商一類的教會,從而爲那些屬靈消費者服務,而不是產生真正生命的改變。這會導致像生命教會電視台這樣的網絡教會,他們在SecondLife.com創立了虛擬的聚會。所謂的會眾從不離開自己的家。他們僅僅打開電腦,就可以觀看不同的講道,透過討論版塊經歷不同的虛擬社區體驗,透過支付寶奉獻,吃著蘇打餅乾,喝著蘇打水領聖餐。
我所瞭解的這個關於屬靈殖民化最糟糕的例子發生在一個很大的負債的多堂點教會身上,他們鼓勵一個擁有不菲資產的小教會與他們配搭。在這樣的「配搭」關係中,那個更大的教會替換了瞭解那個小教會DNA的牧師,並最終關閉了那個教會,變賣了資產,並鼓勵那個小教會的成員參加另一個更便捷的聚會點。這種蠶食基督身體的行徑沒有一點表達出真信徒之間的相愛。
希伯來書13:17說,領袖們將來要爲自己的行爲及牧養的羊群交帳。我好奇那些電視傳道人是否能夠爲那些多堂點教會的成員交帳——那些羊從來都沒有和他們的牧師一起禱告過,也從來沒有機會與他握手寒暄,甚至都從沒有見過其本人。
一個額外的陷阱是,多堂點教會損害植堂事工及對未來講道人的訓練。使用視頻會降低那些最好的牧者培育接班人的緊迫性。當前的需要蓋過真正重要的事,而尋找未來的講道人就成爲下一代的問題。我好奇這樣的事工是否可以因爲牧者的個人魅力持續更久,亦或是半途夭折。當教會將錢分散到不同的聚會點,而不是差派一群新的會眾幫助復興那些快要消亡的教會,教會的植堂事工也會因此受損。每一個有志於植堂策略的多堂點教會都必須認識到他們的資源太過分散。
我發現可能最重要的問題是,沒有任何聖經根據來支持這樣的治理模式。我曾經聽過這樣的論點,說在五旬節得救的三千人不可能聚在一起,但是使徒行傳2:44-46告訴我們他們確實聚在一處。而接著在使徒行傳4:4教會增長之後,就是5:12節:「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羅門廊下。」所羅門廊超過1500尺,相當於5個足球場那麼長,可以容納許多人,而我們也得知在五旬節得救的那群人一起聽了彼得的講道。
還有人聲稱保羅給不同的教會寫信,如果他擁有今天的科技的話,那他一定會用視頻傳遞他的信息。也許吧,但是一個視頻講道與一個電視傳道人天差地別,況且在保羅的書信裡他清楚支持全會眾擁有權柄。在林前5:4及5:13,保羅訴諸全會眾的行動與治理,而我在多堂點教會中沒有看到這一點。
ecclesia的意思,彼此承擔的命令,以及會眾制的治理模式遠比所謂對教會規模大小的默證或關於保羅與現代科技之類時空錯亂的論點分量重得多。因此,聖經並沒有爲多堂點教會的模式提供任何強有力的支持。
對於多堂點教會的模式,依然疑雲籠罩。如果這一代有恩賜的演講者離開了怎麼辦?如果他們退休了或被接回天家,這些今天還是正統的教會到了明天是否仍然持守純正?是否那些聚會點空蕩的長椅只是象徵著一個失敗的宗教實驗?如果某個聚會點想聘任他們自己的傳道人,怎麼辦?那些創立堂會的弟兄姐妹是否擁有教產,或被允許做決策?是否那些偏遠的聚會點可以選擇另一個新興傳道人,而與現在的教會分離?
這些只是對多堂點教會模式眾多疑雲中的一些而已。可能最佳的問題是:爲什麼不植堂呢?
我不懷疑在多堂點教會可能有真正的屬靈成長。然而,我們必須繼續提醒自己,沒有真正生命轉變的快速增長不等於成功。我們寧可看到有1000個像基督的健康教會,而不是10000個自我娛樂的群體。我相信一個健康的、與世界分別的教會遠比那些雖然有很多人數,卻單薄不已,從不聚集,沒有教會懲戒,沒有彼此委身的教會更榮耀神。我之所以不喜歡多堂點教會,因爲我擔心實用主義的問題「這管用嗎?」比神學意義上的問題「這群信徒榮耀神嗎?」更吸引人。
譯:葉珊珊。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Nine Reasons I Don't Like Multi-site Chur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