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 GAI)在普及度與技術能力上的迅猛發展,不僅讓科技巨頭公司面臨新問題,也讓牧師們開始思考:在講道或公開禱告中,牧師是否應該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還是必須要避免?在預備講章時,牧師能否僅憑 AI 生成的摘要,而不親自閱讀原始文獻?隨著生成式 AI 的廣泛應用與不斷演進,這類問題只會愈加常見。
本文所指的 GAI,是指通過處理海量數據來生成內容(如大綱、段落和圖像)的計算機模型。具體而言,包括 ChatGPT、Grok AI、Gemini 等工具。
在展開論述前,我先簡單說明三點與本文相關的個人背景。第一,我曾擔任帶職長老,擁有撰寫講章與帶領會眾禱告的經驗。第二,我擁有歷史學博士學位,研究對象是著名英國清教徒威廉·帕金斯(William Perkins, 1558–1602),他曾大量著述論及牧職與講道。第三,我在大型科技公司從事工程技術工作已有十年。本文將從這三重視角出發,思考牧師與 GAI 之間的關係。
雖然牧師確實可以以恰當方式使用這項新技術,但其中也潛藏著需要謹慎評估的嚴重風險。爲明確討論範圍,本文僅關注牧師公共事工中的講道與禱告,不涉及牧師是否可以用 GAI 撰寫電子郵件初稿,或聖經研讀軟件是否應當使用 AI 來整合十萬頁註釋等問題。
我們必須承認,每位牧師在公共事工中使用 GAI 的方式上,確實存在一定的基督徒自由。有些牧師會選擇完全避開 AI,認爲風險過高;另一些則會在講道準備、行政事務或日常溝通中使用 AI 工具。只要遵守適當的原則,這兩種做法都可以被視爲對 GAI 興起的合理回應。
無論你是持懷疑態度還是樂觀立場,我想提出牧師在公共事工中使用 AI 的五個潛在風險。
第一,剽竊。
剽竊或許是 GAI 最顯而易見的陷阱。ChatGPT、Grok 等工具愈發精進,能夠生成內容詳實的講章綱要——包括押頭韻的子要點、舉例說明、應用場景和經文交叉引用等。同樣地,這些工具還能撰寫完整的認罪禱告,甚至融入用戶提供的特定聖經主題或經文。對忙碌的牧師而言,抄襲 AI 的誘惑可能難以抵擋。必須明確:將 AI 生成的文字據爲己有,就是剽竊。誠然,剽竊並非 GAI 所獨有,但 AI 的特性使人只需輸入提示詞,便能在數秒內獲得定製文本——剽竊從未如此輕而易舉。牧師們,請勿因抄襲 AI 內容而損害你們的事工根基。
第二,繞過批判性思考。
GAI 極易使人繞過對講道經文的批判性思考。撰寫本文時,我正爲所在教會預備《以弗所書》第一章的講道,每日清晨都在閱讀並默想經文。在這一階段,我刻意不查閱註釋書,也不使用 GAI 工具。
正如孩子在使用計算器前必須先學會乘法,若牧師在與經文角力前便倚賴各種輔助工具,就會削弱自己對經文的理解,最終影響講章的深度。若不親自勞力研經,而依賴他人的思考,講道便容易淪爲修辭表演。但講道絕非單純的公眾演說。講道需要默想上帝的話語,好將其解釋並應用於眼前的群體——這些人正是神呼召你通過講道去牧養的對象。牧師啊,若用 AI 取代你與經文的真實交鋒,你也將削弱會眾在聆聽講道時爲道塑造的經歷。
正如我不鼓勵任何人以註釋書作爲講章準備的起點,我更強烈反對在尚未親自與經文摔跤之前,使用 GAI 構思綱要或應用要點。牧師當反覆研讀、細察經文;GAI 只是懶惰且低劣的替代品。
第三,繞過具體應用環節。
聖經教導牧者當認識、關懷並牧養特定的群體,引領他們進入永生(彼前 5:2)。GAI 並不認識你的會眾。ChatGPT 無法體會那對不孕夫婦的心痛,Gemini 無法理解職場中懼怕人的掙扎,Grok 也不懂成員看見摯友歸主時的喜樂。
近日我在講解《詩篇》16:10 時翻閱成員通訊錄,思考這篇詩篇如何具體應用於每位成員的生命。我相信,這使聖經的信息以 AI 工具永遠無法做到的方式,切實地臨到教會。
牧師的職責之一,就是與羊群建立真實的關係,使講道出自這份連結,會眾也從中聆聽與回應。雖無法與每位成員親密相交,但即使短暫的互動,也能成爲備講與聆聽的沃土。切勿省略對「經文如何應用於你所牧養的群體」進行深思默想。
第四,錯失門訓機會。
講道準備本身就是門徒訓練的絕佳契機。以我所在教會爲例,主任牧師每週三都會花 90 分鐘,與有興趣的成員一起研讀講道經文,討論經文意義、擬定講章大綱,並共同思考應用。雖然我的牧師如果使用 GAI,確實能節省時間,但那樣會失去與會眾共同備講道所帶來的全部門訓機會。此外,與會眾的互動也幫助他在深化聖經思考的同時,更深入地認識羊群。你的備講方式也許與我的牧師不同,但無論如何,我建議你讓他人參與其中。這裡說的「他人」,不是ChatGPT,而是你的會眾。與他們共同備講,不僅能造就他們,也能造就你自己。不要因 AI 更快、更方便,就錯過這寶貴的牧養時刻。
第五,準確性問題。
AI 可能會出現錯誤,甚至編造信息。你或許會說:「我會仔細覈查 AI 給我的所有內容!」然而,促使人使用 AI 的同一力量——速度與便利——也最容易讓人不經思考地照單全收。你絕不希望因AI生成的錯誤信息而講出神學不當的內容。我在使用 GAI 時,始終堅持對所有資料進行事實覈查,也建議你同樣謹慎行事。
GAI 幾乎不可能消失。各大公司正投入數十億美元訓練更先進的模型。然而,牧者的呼召始終如一。大牧人耶穌吩咐每位牧者:「你餵養我的羊」(約 21:17)。
若你將 GAI 視爲捷徑或節省時間的工具,這便是危險信號。若確實使用,請將它放在優先級的末位,只當作幫助你更嚴謹地研讀神話語、並將之應用於地方教會的輔助工具之一。更根本地說,雖然本文認爲牧師可在一定界限內使用 GAI,但我寫作的真正關切,是警惕牧師們對 AI 的盲目接納。
正如許多技術一樣,其表面益處常掩蓋更深層、甚至更具破壞性的危害。
譯:DeepL/STH;校:JFX。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The Pastor’s Public Ministry and Generative AI: Perils and Possi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