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書評
書評
書評:《大離教》,吉姆·戴維斯和麥克爾·葛拉罕 著

吉姆·戴維斯(Jim Davis)、麥克爾·葛拉罕(Michael Graham)與萊恩·伯格(Ryan Burge)合著,《大離教:誰在離開,他們去了哪裡,以及怎樣才能把他們帶回來》(The Great Dechurching: Who’s Leaving, Where are They Going, and What Will It Take to Bring Them Back,中文名暫譯)。Zondervan 出版社,2023 年出版。272 頁。

吉姆·戴維斯和麥克爾·葛拉罕在《大離教》一書中開宗明義地引起我們的注意。「目前我們正經歷著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宗教轉變,」有四千萬人過去每月至少去一次教會,而現在每年去教會的次數還不到一次。(3 頁)他們將這些人稱爲「離教者」。(第 xxii 頁)

戴維斯和葛拉罕希望讓這些人能回到教會中,他們提出了很多實現這一目標的建議。但這本書並不兜售最新的傳福音計劃或吸引人來教會的模式。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教會要麼繼續通過政治權力和文化相關性來追求影響力。或者,它可以接受聖經所定義的身份,即在一個已將基督教拋之腦後的文化中作「被揀選的流亡者」(elect exiles 按照字面翻譯,這裡出自英文聖經《彼得前書》1:2,和合本的翻譯是「被揀選……的人」——譯註)。

戴維斯和葛拉罕認爲,從根本上講,這項任務需要的是能夠解答後現代時代問題的屬靈培育,在神學上忠心且持守基督之真理、良善和美好的講道,以及在禱告中倚靠聖靈。換句話說,眼下迫切需要健康的教會,而不是成功的教會。

方法

這兩位作者與萊恩·伯格和保羅·朱佩(Paul Djupe)合作——他們兩位是專門研究宗教與政治的政治學家,這本書是他們對一項多階段、全國性美國成年人調查做出的分析和回應,其中包括對所有宗派傳統中和福音派中「離教者」的重點調查。他們的目標是確定問題的範圍,找出大批人離開的原因,並提出讓人們回歸教會的適當策略。可以說,批評他們的研究設計或定量分析超出了本文評論者的專業範圍。但戴維斯和葛拉罕並非以社會學家的身份寫作。他們以牧師和教會領袖的身份寫作,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有很多洞見。

他們的作品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解釋了研究方法,廣泛地描述了「離教」人群,並思考了其中的利害得失。第二部分介紹並分析了數據,描述了五個不同的「離教」人群。這五個群體是:文化「基督徒」、脫離教會的主流福音派「基督徒」、前福音派「基督徒」、離教的非白人群體以及離教的主流新教徒和羅馬天主教徒。在描繪了一幅黯淡的圖景之後,第三部分探討了如何通過認真對待他們離開的原因來吸引現在還去教會的人並預防他們在未來脫離教會。其中特別關注了脫離教會風險最大的人生階段,即青少年和青年時期。最後,第四部分總結了教會前行時的經驗教訓。

利害得失

我對本書的主要批評是針對第一部分的。首先,作爲非專業人士來閱讀和分析社會調查,我有許多疑問。這麼多不同的群體提出了這麼多離開教會的不同理由,我不禁懷疑「脫離教會」現象是一個邏輯清晰的整體事件,還是許多不同因素的關聯和整合。這似乎讓人對得出任何重大結論是否可行產生了懷疑。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內容的深入,他們的關注點逐漸縮小,主要討論了福音派傳統中的問題。

我更關心的是他們對利害關係的討論(第 1 章)。他們思考了一個沒有教會的國家在關係、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後果,這樣的思考是有益的。在一代人的時間裡,「離教者」的子女將成爲「未曾去過教會」者,這將大大改變美國的屬靈本質(33 頁)。這是一個很好的洞見。但開頭缺少對屬靈利害關係的討論。戴維斯和葛拉罕開篇就指出,「我們希望看到我們的朋友、家人和社區中的人重返教會,這樣我們就能圍繞著源於福音的人類繁榮建設更美好的城市」(20 頁)。

不是這樣的!我們關注的最終目標不是家庭的損失,不是宗派的財務壓力,也不是可用於慈善事業的資源在減少。這些都很重要,也很有價值,但如果這就是我們的重點,我們就把基督教變成了達到世俗功利目的的手段,把我們的信息變成了整個社會的成功神學福音。我們都希望有一個更美好、更健康的國家。但這不是我們的終極關注點。我們最終關心的是如果沒有福音,人們就會下地獄。雖然教會成員資質或參加教會聚會並不能確保救恩,但教會所傳講的好消息卻是脫離教會者所亟需聽到的。

值得慶幸的是,戴維斯和葛拉罕對此並無異議。這一點在第 11 章末尾題爲「福音是好消息」的一節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闡述。這才是最終的關鍵所在,而這一點本應放在前面而不是深埋在他們的論證當中。

洞見

儘管有這些批評,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我們很容易跳過第二部分的細節和數據。統計數字常常令人頭疼,圖表也不總是很清晰,但分析卻得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首先,搬家是教會中的基督徒可能做的最危險的一件事情(61 頁),牧師們最好制定一個明確的加入教會程序和幫助他們的成員在新地方找到教會的體系。

另外,福音派教會與共和黨的緊密結合也趕走了許多人,他們可能認同我們的神學,但不認同我們的政治(72-75 頁)。但數據還顯示,在許多情況下脫離教會的人可能一開始就不是基督徒,雖然他們宣稱相信歷史上基督教的某些教義。正如作者在書末敏銳地指出的,「20 世紀的教堂可能人滿爲患,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堂裡的人都是基督徒」(219 頁)。

事實上,關於文化「基督徒」這一章就像是爲我的《歸信》這本書而寫的長長的辯護詞。許多人脫離教會的原因在於教會選擇了膚淺的宗教娛樂和機械化的歸信方式,而不是強有力的門訓和呼召人們成爲主耶穌門徒的福音。雖然我不認同他們樂觀地看待「先有歸屬感後有信心」(28 頁,50-51 頁)的效果,但他們說「上帝經常使用普通的(恩典)渠道,再加上被聖靈充滿的群體,以此來吸引人們歸向祂自己」( 51 頁),這無疑是正確的。參加教會聚會的文化「基督徒」比不參加教會聚會的文化「基督徒」更容易成爲基督徒。

毫無疑問,最有幫助的部分是第三和第四部分。戴維斯和葛拉罕明白我們的盼望在於主,而不是技巧和方法。他們也承認,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120 頁)。因此,在第三部分中,他們將重點放在了那些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上。這主要歸結爲擁有門訓和傳福音文化的健康教會。

他們指出,我們需要幫助人們將他們的信仰與生活聯繫起來(122 頁),並邀請他們到教會來(123 頁)。但我們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他們的門訓問題,還有我們自己的問題。矛盾、雙重標準和虛僞成了太多教會的標誌,我們也必須解決這些問題(128 頁)。我們需要委身的父母傾聽孩子的問題,並且活出真門徒的榜樣,而不僅僅只參與政治議題。我們需要培養門徒的教會,它們提供的不僅僅是活動和體驗(第 10 章)。

正如作者敏銳地提出:「如果教會領袖所做的只是讓基督徒以最小的犧牲獲得最佳的體驗,那麼他們除了有空的時候來一下教會,還有什麼理由更努力呢?」(126 頁)因此我們要直面脫離教會者離開的原因,傾聽他們的批評,有時甚至肯定他們的批評,尤其是在涉及濫用職權或領袖失職的問題時(第 176-177 頁),同時也要溫和地糾正和批評他們當初離開教會的原因(第 11 章)。這就是第二部分的數據發揮效用的地方,因爲它處理了脫離教會者指出的他們停止參加教會的六個具體問題。

但直到第四部分,我才確信其他牧師也應該讀讀這本書。戴維斯和葛拉罕認爲,由於我們所處的文化環境,我們正處於屬靈培育的危機之中(185 頁)。他們的回應是,呼籲我們對福音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要停留在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從小所接觸的救我們脫離地獄的私人化救贖之上(191-192 頁),並拒絕效忠政治(左派或右派),因爲效忠政治的結果是「爲自己得分」(196 頁)。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呼籲我們接受流亡者的身份,放棄文化權力的舒適和美夢,通過軟弱和依靠主來換取福音的拓展(第 14 章)。

新症狀,舊藥方

2004 年狄馬可(Mark Dever)解釋說,他的著作《健康教會九標誌》(Nine Marks of a Healthy Church)並不是一本完整的教會論,而是針對不健康教會的「及時處方」(17,28 頁)。這個關於健康的處方建議採取一些補救措施,比如正確地理解福音,從而正確地理解悔改和傳福音。它呼籲從聖經的角度理解門訓的文化,以及成員制和地方教會聚會的重要性。2023 年,戴維斯和葛拉罕深入探討了狄馬可嘗試解決的病症。事實證明,他們的處方並沒有改變。

雖然我很想聽到更多關於話語事工在解決這個病症中的作用,也希望在利害關係中能更清楚地解釋地獄的現實,但事實證明,治療這個病症的藥方並沒有改變。解決美國教會人員大量流失的辦法不是更好的技術或不同的福音,而是健康的教會。或者正如戴維斯和葛拉罕所說:「前行之路並非創造全新之物,而是回歸那古舊的福音。」(236 頁)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Book Review: The Great Dechurching, by Jim Davis & Michael Graham.

作者: Michael Lawrence
2024-09-12
教會
牧師
改革
牧養